我国报废车处理不当 汽车如何正常“死去”
我国的报废汽车回收陷入了恶性循环,而且正在加剧。因为获利少,车主不愿把报废车送给回收企业;因
为车源少,回收企业运转困难,缺乏更新改造的资金。
对于跨入汽车大国还不久的中国汽车行业来说,各大车企还忙着开足马力扩大产能,无暇顾及这个“
身后事”;对于那些享受到汽车文明不久的公众来说,大都还沉浸在汽车带来的便利生活中,很少去考虑
这个看上去和他们不太相关的问题。
可是,报废汽车何去何从,已经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面前。去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突破7000万辆,汽
车报废量达到270万辆,以6%的汽车报废率计算,到2020年我国的汽车报废量将超过900万辆。然而,目前
我国依法报废的汽车最多只占到应报废汽车总量的40%,而且这还是乐观估计。
就像任何事物都有生命周期一样,汽车也不例外,在达到设计的使用年限时,汽车也应该正常地“死
去”,进行报废处理。汽车报废,既是对车主人身安全的负责,也是进行汽车再制造的开始。在我们的近
邻日本,一辆报废汽车的再生可利用率可以超过80%,二手零部件会得到再使用,剩下的少量破碎残渣会
被掩埋。
而在中国,汽车报废行业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景象。拆解手段原始,拆解设备落后,回收利用率低,更为
严重的是大多数本该报废的汽车,带着安全隐患,继续行驶在大街小巷和乡间公路上。每年的交通事故中
,与报废汽车相关的不在少数。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拷问着中国汽车人。这也是一个需要政府、回收企业和用户共同回答的问
题,其中既有政策法规上的不完善,有回收企业的参与性不强,也有用户的不积极。正是这种种因素,导
致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汽车报废的意义,没有学会让汽车正常地“死去”,更没有学会如何有效进行汽车再
制造。
更为严峻的是,当前因为报废汽车处理不当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给我国汽车报废行业敲响了又
一警钟。特别是处理报废汽车过程中随意掩埋或烧毁不易处理的塑料等非金属材料、直接排放拆解产生的
“三废”,既造成了本可以避免的二次污染,又损害了群众的身体健康。
这一幕幕令人“痛心疾首”的画面,在我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中,显得那么不协调。报废
汽车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并处理的问题,也是我们亟须补上的一课。
汽车报废网www.baofeiqiche.cn